半岛彩票近期,芯片市场上又出现了降价销售现象。据上海赛格广场芯片经销商的报价,部分品种芯片价格从去年每片3500元的峰值跌至当前的600元,几乎同期,还有芯片从最高200元骤跌至20元。
8月16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南京举办的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上实地采访了多家芯片设计商,向他们了解价格行情和价格驱动因素。有设计商直言是此前过火的“炒作”和“囤货”带来了价格骤跌,还指出:“希望同行或代理商不要在行业需要的时候进行价格‘炒作’,以免扰乱正常秩序。”
6月以来,芯片市场上不断有降价消息。与2021年“走俏”行情相比,市况似乎由“夏”入“冬”。在上述展览会上,不少芯片设计商与客户沟通了最新的价格趋势。
一家苏州参展商从事锂电池保护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其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在涨价潮里,我们的产品一直价格稳定,所以现在也谈不上‘挤压泡沫’。”其产品用于TWS耳机、充电仓、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市场。
一家总部在无锡的厂商主营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其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约50%用于车规级市场、25%用于工业控制市场,剩余面向消费电子市场。”他指出,汽车制造、工业控制领域至今对芯片需求依然旺盛,带动相关芯片价格稳中有升。
一家南京厂商主营全栈MCU和通讯接口芯片设计,其负责人表示:“尽管部分海外大厂的进口产品大幅降价,但我们的产品仍具有较大的相对价格优势,近期并未跟随降价。”
不少厂商都表示,注意到有部分芯片近期出现价格大幅下跌。根据上海赛格广场经销商的报价,一款由欧洲芯片设计商意法半导体出品的L 9369-TR芯片,在去年下半年曾叫价每片3500元左右、供应十分紧张,然而目前货源充足,价格也下降到671元,而STM32F103C8T6芯片的价格也从最高200元跌至21.5元。
这能说明芯片价格“雪崩”吗?受访芯片设计商多数表示无法认同。一名从事存储芯片代理的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去年有一些种类的芯片急剧涨价,和中间商囤积居奇有关。”他解释:“绝大多数终端客户仍要依靠代理商、中间商拿货,因为他们没有和芯片设计厂直接议价的能力。”
被“炒作”的芯片不止的那两款,美国计算芯片设计商英伟达所生产的游戏显卡RTX 30系列,价格也在近几个月内大幅下降。综合电商报价,RTX 3090的价格从去年下半年的22000元降至近期的10499元,RTX 3080则从高峰的14000元下降至5999元水平。值得留意的是,RTX 3090和3080的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0999元和5499元,反映市场价格回落到了与官方指导价相差不多的水平。
虽然“雪崩”不能代表芯片整体行情,但芯片业进入下行周期,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芯片本身不具有足够技术竞争力,那在下行周期里将“首当其冲”遭遇价格压制。技术差异,令部分低技术含量芯片整体降价达到20%,而高技术含量芯片价格仍稳中向上。
“6月以来,终端需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萎缩,尤其是领域。”一家上海智能家居和物联硬件设计商向记者表示,“手机等产品的销量预期下降,目前终端厂商正在去库存,向我们‘砍单’了。”
市场行情调查机构Gartner此前就指出,2022年二季度全球PC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6%,创九年来最大降幅。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1-5月份期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仅1.06亿台,同比下降达27%。
进入下行周期后,部分芯片的价格率先下滑。“比如结构简单的LED发光芯片,虽然原本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但目前还有下行空间。”有上海芯片设计商告诉记者。“附加值不高、技术门槛低,大家只能在价格上竞争。”他表示,整体而言这种产品大概还有20%的降价空间。
然而,也有一些芯片价格稳定。“车规级产品门槛很高,因为它要求产品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有从事连接芯片的厂商负责人表示。“这一两年来,市场产能大增,很多芯片都供过于求了,但车规级芯片还是供应短缺,价格还有上升空间。”
芯片业是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之一,环环相扣的行业模式,令部分环节的供需失衡在传导过程中放大、倍增,容易引起剧烈的周期波动。面对宏观经济调整,芯片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已在采取稳定市场的行动。
8月16日,市场消息指出,内存芯片龙头设计商韩国三星电子,减少了DDR3芯片产量,同时将DDR4芯片的部分型号进行降价。
内存芯片具有大宗商品的特征,因此传统上价格周期波动十分明显,然而,龙头厂商也希望改善与周期“对抗”的能力。此前,有全球排名靠前的知名内存芯片龙头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指出,看好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对先进内存芯片的需求,“追求高速处理、海量运算,是未来车企的内存需求,这部分新兴领域的产品价格不会那么容易受到周期压制。”
在晶圆代工端,相关厂商也在做出产线日,全球市占率排名前五的中芯国际举行二季度业绩电话会,其联合CEO赵海军表示,针对部分芯片“速冻急停”的行情,该公司将调整产线,“有的多做、有的少做”,将产能倾斜于“具有竞争力、别人不擅长的产品”。
上述市场调整反映,技术更新换代、产能产线调整,是当前行业防范芯片价格“雪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