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作为芯片设计公司,我们当然是希望半导体复苏越快越好,最好是7月份就开始,但是客观的看,第四季度如能见底,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了。”
今天看到消息,台积电28/22/16/12nm降价10%的新闻,虽是冰山一角,但也基本上验证了我的猜测,这个行业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证券分析师们整天鼓吹“半导体底部渐显”“Q3有望复苏”,不过是决定脑袋,有他们的利益诉求,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做战略决策的时候,会决定企业的生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意识到的point是,半导体这次的低迷可不只是简单的半导体周期问题,而是多方因素叠加的结果。
传统上看,半导体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从时间维度看,全球半导体行业每4-5年会经历一轮完整的周期,从“谷”到“峰”的上行周期通常1-3年时间,从“峰”到“谷”的下行周期通常1-2年时间。本轮半导体周期峰部大概出现在2022Q2,下行至今已逾1年。
费城半导体指数的同比通常较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峰”和“谷”出现的时点,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在本轮半导体下行周期中,费城半导体指数已在2022年底率先复苏,并在今年5月后强势上涨;但申万半导体指数5月以来没有太多起色,这里面的原因耐人寻味。
全球半导体依然是在按照周期在运行,但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正处于脱钩过程中,已不能用全球产业周期来判断了。因此,不管是Gartner还是SEMI,它们的报告说的主要是美国半导体,我们的证券公司引用他们的报告来判断我国的行业趋势,要么是缘木求鱼,要么是别有用心。
全球半导体周期现在看的,主要是手机和PC两大消费终端的出货走向,从高通和AMD的财报来看,包括英特尔,都认为消费电子的疲软至少会延续到今年年底。半导体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是存储器、逻辑芯片、模拟芯片以及MPU,这几乎占到整个行业的近八成份额,其中除了模拟芯片是间接影响,其他领域都受到了消费电子疲软的直接影响。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部分不是中国自己的品牌,绝大多数其实只是由中国生产贴牌的美国产品,比如苹果手机、戴尔电脑、飘柔洗发水、乐高玩具、耐克阿迪服装运动鞋、品牌衬衫等等产品。
其中以苹果产业链和PC产业链最为明显,苹果正在降低在中国生产iPhone的比例,Dell和惠普假设移出中国,即使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我们恐怕仍然是减量的,这是一个中长期趋势,是需要清醒认识的。
订单的消失本质就是生产的转移,而生产的转移就是供应链的转移;外贸的下降本质是市场的消失,而市场的消失不仅是因为地缘政治巨大的不确定性,各方的认知不足,还有CPTPP机制在发挥作用。
过去几年的缺货潮中,不管是客户还是华强北,都囤积了大量的芯片库存,既有进口芯片,也有国产芯片。客户向各个厂商重复订货,导致原厂错误估计需求,大量向晶圆厂订货,甚至是以长期协议价买断产能。这些库存可能透支了未来十年的需求。
在库存去化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产品价格承压,国产芯片的毛利率水平将受到断崖式的影响。因此看今年上半年的季报,设计大厂的利润下降都是恐怖的70-90%,很具有代表性。(Q2净利润跌幅:韦尔-93%,兆易-81%,恒玄-77%,三安-80%,中颖-72%)
德州仪器(TI)用降价精准打击了电源管理类芯片,对晶丰明源、艾为电子、圣邦股份、芯海科技、力芯微电子等中国大陆模拟IC厂商造成冲击,使这些厂商基本上都进入亏损区间,卖一颗亏一颗。
市场客户之前由于国外产品缺货转用国产芯片,但现在在价格区隔不明显且不缺货的前提下,回头选择质量更成熟稳定的国外产品,属于正常现象。
原来利润极高的政府特种市场,听说也开始挤价格水分,这个市场本来也只占到总市场的2%左右,但新厂商还在不断进入内卷,估计也很快不好做了。
由于资本市场的推动,我们在中低端的芯片公司已经太多了。很多细分领域本身市场并不大,但是涌入了大量同质化的复制/粘贴团队,或者是IP组装团队,这在全球都是很罕见的现象。
包括中低端的晶圆代工和封装产能在过去几年大量启动建设,对应未来可能会减少的供应链需求,这显然是个不好的征兆。
例如国产碳化硅,国内投了不少产能,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良品率不高,居然都在转做珠宝赚钱,华为投的天岳先进招股书里前五大客户里珠宝商占了两三个,天科合达半导体甚至因为钻石业务占比过高被质疑科创属性,最后冲关失败。这也算是国产半导体意外的收获了。
综上所述,国产芯片的周期复苏远没有砖家们想象的那么乐观。要穿越这个漫长的周期,还需要耐心等待,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产品为荣,尊重客户,忠诚于自己的事业,逆向思考能力,擅长配置资本,高效低成本地运营。
正如联发科蔡明介在《竞争力的探求:IC设计、高科技产业实战策略》的经验分享,IC设计业的四个致胜要素:第一、极强的产品力,唯有持续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留在擂台上的基础;第二、错位竞争思维,IC设计(特别是大芯片)是资源有限的智力竞赛,一定要充分发挥己方优势,以上驷对下驷;第三、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要能顺利把技术商品化;第四,二八法则,只有挤进前排才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