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经过多重迭代、具备自我意识。现实生活中,前不久ChatGPT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模型的实力惊讶众人。在航空领域,人工智能时代,对地观测卫星也要长出一个“大脑”。
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我国首颗以人工智能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应急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由浙江杭州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
与以往的传统遥感卫星不同,这颗卫星可实现语义理解、在轨识别、智能分割、智能压缩、无效数据清洗、大模型推理等星上AI能力,而一系列超高算力的实现得益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提供“天上地下一起算”的星云算力组网支撑。
如果说传统遥感卫星只是带上了相机和传感器作为看地球的“眼睛”,这颗卫星还带上的一颗“超强大脑”,凭借大百亿级的晶体管数量,每秒可以执行80万亿次浮点运算。以一万平方公里卫星图像为例,具有“弦”的智能卫星只需数小时在轨处理,实现动态目标提取。而传统卫星的方式一般需要180天。
“这样一来,许多智能应用能够在直接卫星上实现。”地卫二首席执行官温卓明介绍。比如,你可以让它找出中国所有的山峰,并使用算法清点数量或计算一片区域的绿化程度。甚至,你在无聊的时候可以让它拍一张好看的夜景照片,它就会按照它觉得好看的构图进行拍摄活动。
在卫星的智能平台上,多种智能应用程序可以在航天器上运行和验证,赋能包括森林减灾、水质监测、土壤墒情、非农非粮、森林火点、病虫害监测、城市两违等多种场景,高精度的监测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需要时将数据直接发出。
更重要的是,这颗卫星能在执行监测任务、处理应急事件时,缩短分析过程,把握黄金时间。以往的遥感卫星,只能单纯地获取数据,后期仍然需要人工对数据进行再处理并决策。数据融合难、处理时间慢,一系列过程既耗人又耗时。这颗卫星在太空就能实时获取、分析、传输数据,完成更复杂的任务,“通过智能处理和自主学习,做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更快速的灾害响应,更有效的农作物管理等。”王春晖说。
大脑依靠算力,“地卫智能应急一号”诞生在杭州市临平区的算力小镇。2021年底,算力小镇在临平开园。小镇与周边的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形成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近两年来,3.52平方公里内,算力小镇累计引进全民认证科技、联芯通、融易算、地卫二等42个重点项目及平台,创新载体7个,集聚企业1277家。
传统制造业,一直是临平赖以发展的重要依托。正因此,传统产业也成为人们对临平的刻板印象。如今,依托在算力上的先发优势,临平有望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领域里撕开一条口子,形成又一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