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点击“走棋确定”,亲身体验与AI机器人“对弈一局”的乐趣;输入一段文字,感受瞬间生成数字人直播视频的便捷……在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上,展商云集,人头攒动,各家企业都展出了各自的明星产品,吸引广大观众前来参观。
10月12日,2023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开幕式暨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从12日持续至14日,共举行3天。展会以“AI融合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集了近200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参展代表包括腾讯、华为、百度、中国联通、平安科技、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出门问问、迈瑞医疗、华声医疗、云知声、达观数据、普渡科技等参展商。近200位院士、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出席。
除此以外,同期还举办“全球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大讲堂”、“人工智能大模型专场”、“AIGC跨界融合专场”、“人工智能投融资专场”、 “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专场”等系列活动。
““你们产品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在数字人直播领域,除了你们公司,还有哪些同行做得比较好?”在一家数字人直播AI公司的展位前,赛马资本的事业合伙人林联欢正在和展商工作人员认真交流。“人工智能领域现在太火爆了,不关注不行。”林联欢向记者表示。
就在林联欢与工作人员交流的同时,一名客商也同时在向工作人员了解产品并询价。这样的忙碌景象,在本次展会中并不少见。行走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百度、腾讯等热门企业的展位前聚集了许多客商与观众,气氛火热。
据了解,展会设置了虚拟交互体验区、无人系统专区、机器人互动专区、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专区等亮点展示区,展示人工智能大模型、虚拟数字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可穿戴设备、AI下棋机器人、水下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与产品,呈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多元生态。
记者观察发现,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包括金融、工业、医疗、教育、电商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应用,已有许多比较成熟的落地场景。比如工业领域,记者在鲲云科技的展位前观看了“鲲云”智慧化工AI视频分析解决方案。在屏幕上的若干个小分屏中,依靠视觉识别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安全帽、工作服、反光衣、烟火等物件,还能够判断人员闯入、员工离岗、员工抽烟等行为,识别液体泄漏、危化车辆等异常情况,有效提升化工领域的智能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AI主播争相“上岗”,虚拟数字人项目迎来井喷的态势,在数字客服、电商直播等领域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风口。记者实探发现,虚拟数字人产品在展会现场是一个热点,腾讯、华为等科技大厂和多家中小厂商都展出了自家的数字人产品。在北科瑞声的展位前,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数字人“小福”产品。据了解,“小福”具有语言识别和生成能力,理解回答用户的问题,提供有用的信息与建议,目前主要应用在客服数字人、政务数字人、娱乐数字人等方面。
“大模型技术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当今的技术趋势。它的创新发展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能够促进产学研的更快结合。”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杰出教授焦李成在活动现场表示。
大模型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最热的一个话题,也是本次展会最受关注的热点。华为云中国区AI首席架构师李明华认为,在大模型出现之前,总体呈现“作坊式AI”的特点,大模型出现以后,行业进入到“工业化AI”的阶段。“以往不同场景需要对应不同的小模型,如今大模型能够吸收海量知识,适配多业务场景,研发周期由月转向日,AI模型边际成本逐渐接近于零,极大推动了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产业化落地。”李明华说。
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华为展区,许多观众在了解盘古数字人直播。宋春雨/摄
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百度、华为、腾讯等科技大厂都在展区中重点展示了大模型产品。同时,参展的许多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已经接入了大模型。在华为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华为在两年前就已经在研发和推出数字人直播产品,但今年以来由于大模型的发展,数字人实现了更快更好的应用,市场需求也有所增多。记者在展区看到,包括徐福记、贵州电子商务云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已在过往直播中应用了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制作一个数字人主播需要提供3-5分钟的个人视频素材,再由大模型需要进行3小时以上的训练。经过大模型训练后的数字人主播在声音、表情、话术等方面将更丰富、真实和准确。
在云知声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云知声自研推出山海大模型,并发布了“手术病历撰写助手”“门诊病历生成系统”和“商保智能理赔系统”等医疗产品应用。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商保智能理赔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处理复杂的医疗理赔票据,对图片进行自动摆正、去印章等优化。大模型更“聪明”的体现在于,对于票据被印章遮盖的部分信息,大模型能够根据所识别的药品种类、数量、价格等信息,依托自身的理解能力,自动进行推理和完善。
“我今天早上还特意到展区看了看,一些大模型初步的行业应用已经出现了。但我相信这仅仅是个开始,三年以后,一定会出现一些让我们‘尖叫的’、做梦都想不到的创新性应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在活动现场表示,大模型揭开了人工智能爆发式应用的一个新序幕,未来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深化应用将得到爆发性的成长。
深圳市人工智能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国内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1565亿元,同比增长5.6%。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底,中国泛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八千家,位列全球第二。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从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分布来看,中国和美国大幅领先,超过全球总数的80%。
虽然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链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难点与痛点。参与展会的多名业内专家表示,我国人工智能的基础层还有待夯实,算力基础设施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薄弱,技术层在认知技术的发展方面尚未成熟,而应用层方面则存在场景落地难的问题,目前仍然处于商业落地的早期。
焦李成表示,ChatGPT的成功离不开四个关键技术点:一是收集人工数据,对GPT模型进行自监督训练;二是收集比较数据,同时生成并训练奖励模型;三是使用强化学习和奖励模型进行策略优化;四是通过向输入增加“提示信息”,服务下游任务。
“目前这四个关键技术点,我们与ChatGPT都还存在差距。”焦李成说,“需要从源头去创新,从生物机理、物化原理、数字建模、算法设计与优化、硬件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去突破,杜绝短板,建立我国全栈式的智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