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会后,郑庆华接受了包括红星新闻等媒体采访。
在谈到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影响时,郑庆华表示,坚决不能躺在人工智能给我们提供的答案上,让人工智能给我们做作业。相反,要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更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专业学科交叉融合。
郑庆华表示,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在无形地影响着教师和教学,甚至有些学校已经将其当成一种重要的知识获取、知识传播的工具。国内的很多模型,包括各家互联网公司以及高校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学科模型,其实已经使人工智能渗透到实际教育教学应用当中。
郑庆华称,大部分青年学生都已经在使用大模型,所以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相反的要正确趋利避害,进行教育和引导。正确引导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和方向。这是与时代同行,让青年人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创造的价值,科技创造的魅力,激发他们内生学习动力。
“当然我们坚决不能躺在人工智能给我们提供的答案上,让人工智能给我们做作业。相反,要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更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真实问题,创新理论和方法,破解工程技术难题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一个新的目标。”
谈到大模型带来的人才培养的变革时,郑庆华举例,学生每一次提问其实反映了他的所思所想,所关注点。通过大模型记录,可以分析学生在思考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大模型分析学生在图书馆和网上下载了什么内容,在阅读什么资料。这样的分析可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老师更精准对学生进行辅导。“过去有点大水漫灌,现在可以做到精准的滴灌,个性化的辅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真正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背景下,怎么解决个性化问题,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郑庆华介绍,目前成功的教育数字化平台非常之多,国家层面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数万门课程,这些课程面向全球开放共享。作为大学来说,像同济大学过去的课堂中,师生只能在面对面环境下解决的问题,今天很多在线上都能解决。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范围以及时空都有极大拓展。
他同时表示,人工智能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次生问题,比如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会削弱,机会也减少。“人还是要通过亲情、友情等情感,让爱来赋能教育,不能全部用数字化来替代。”
郑庆华说,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只是解决了知识获取的手段、方法、效率、质量,使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在虚拟环境下也顺畅进行,但是绝对不能替代真人教育。“该动手的还要动手,该互动的还要互动,该一块娱乐的还要一块娱乐。否则人和人的交流,就变成了机器跟机器的交流一样,这跟教育的初心是不相吻合的。我们需要用爱,用真情实感,去教化人、提升人、培养人。”
谈到学科大模型,郑庆华表示,学科大模型能够解决过去原始方法解决不了的很多问题。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方法研究生命科学,比如研究干细胞的发育问题,这些问题过去的手段是做不到的。
郑庆华还说,现在学校在用人工智能给教学全过程的管理赋能,比如全校每天要录制几百门甚至上千门课程,这些课程过去录下来的时候充其量是回放一下。但是通过大模型,课程录下后就可以找出老师讲课内容的优缺点。现在一方面是数据资源爆炸性增长,另外一方面是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庞大,所谓人工智能就是要把过去离散的数据资源和算力资源进行充分融合,从中挖掘出新的价值,然后用新的价值来改进科研手段、科研方法。过去人所做不到的、发现不了的问题,现在让机器帮我们分析。
“人工智能要能够正确赋能教育,首先得把机器训练好,要让机器按照人的价值导向去做,而不能让机器来支配我们,这是我们现在面临和要克服的难题。”这是郑庆华目前最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