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呼应了当下中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2月12日,科幻作家、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江波做客新华访谈,就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获得市场成功话题接受新华网专访。他表示,随着科技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科幻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必然进入大众的视野。他同时表示,作为一名科幻作家,他最为关注深空技术、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突破,“这三项技术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相信也是未来科幻领域的创作热点。”
首先,伴随我国科技迅猛发展,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迅速进入了大众视野。近年来,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趋紧密,大众对新技术、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幻题材的创作迎来一个爆发点。
其次,是电影主创团队的努力,《流浪地球》奠定了国内重工业电影新的基础和起点。导演郭帆带领的团队在许多方面有了突破,吴京本人也将个人的风格带到电影中,使得作品有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第三是刘慈欣的小说给电影搭建了一个优秀的框架,故事体现了人类在困境中求生的奋斗和团结的精神,非常吸引人。以上三个因素,促成了电影《流浪地球》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过去,国内观众熟悉的科幻电影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角也是美国人。这次的《流浪地球》显著的不同当然是电影主角是中国人。其次,故事体现了人类在宏大的未知挑战面前的那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物种,一个整体如何思考自身的命运前途。虽然电影带有强烈的中国属性,但是本质上讲《流浪地球》的影片视角是人类共同体。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创作的时候,科幻还是一个小众的题材。但今天,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我们进入了科技时代,而科幻小说就是科技时代的通俗小说。“科幻热”与中国科技的发展交相辉映,这种趋势不可阻挡。像“嫦娥四号登月”这样的重大成就,会对科幻创作产生正面的影响。这种科技层面的进步,会把科学传播贯彻到了大众的层面,激发了大家对于科幻作品的兴趣。
国内也有专门机构,组织科幻作家走进中国的科学界,与科学家对话,访问实验室、参观像“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样的重大工程。我想这种交流带给创作者的震撼和思考是不言而喻的。有了这种交流的基础,他们的创作将更上层楼。同时,随着《流浪地球》给国内电影工业带来的进步和突破,未来更多的优质科幻作品将登上大银幕,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我最关注三个领域的科研热点:深空探索、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太空探索一直是中西方科幻作品的热点。同时,近年来比较热的基因科技和人工智能我认为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科幻创作的热点。
这两种技术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给社会伦理带来一些新思考。譬如人工智能技术,“它”的运算、存储是永续进行的。相比之下,人类受到生命规律的限制,本身也是迭代的,而机器是永续发展,只要能源不断,机器就可以不断学习进化,“它”甚至会变成一个新的物种——成为永生状态的“人”。这将带给人类文明新的挑战。未来一段时间,相信会有很多科幻作品聚焦上面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