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最大冲击是什么,个体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冲击?人工智能巨头企业将如何改变世界?如今,人工智能话题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未来,站在人类社会分岔路口的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在新书《AI·未来》中,李开复为读者描绘人工智能新世界的样貌、未来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冲击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的应对策略。
李开复是资深的人工智能科学家,1988年,他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主题就是关于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同年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在此后的任职微软期间,他研究于服务语言、自然语言、搜索等前沿技术。2009年,李开复创立了创新工场,可见,他所关注的领域从未离开人工智能领域,直到去年,他出版了《人工智能》一书,为大众科普AI究竟是怎么回事。而这次《AI·未来》面临的则是一个对AI认知更强的读者群。
该书基于作者38年来从科研到产品、到市场、到投资全方面观察的AI,并通过他经历癌症后,有感而发对AI未来15年发展的预测。他认为这个预测会大大改变世界,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和财富,另一方面会带来很多的挑战。通过李开复观察,一年前,读者大多是关注AI科技本身和与人类的关系,而如今大众更关注的则是AI取代工作、AI的隐私及AI安全等问题,同时,很多在职场的年轻人开始有担心、有野心、或想创业,而年轻的父母也开始焦虑该给孩子怎样的建议。因此,他希望这本书的读者群不仅包括理工科也包括文科生,除了科技界也包括非科技界。
人工智能像一把利刃,将时代劈斩为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板块:在人工智能到来之前,世界上的一切循规蹈矩,有序进行;人工智能到来之后,未来势必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所有的秩序和契约都会被重新写就。自从深度学习发明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想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幅度提升了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效率。但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巨大的财富和高效的生产力,同时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撕裂。而最可能发生的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大冲击,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大规模失业。他在新书中写到,唯有从“人机协作”和发展“关爱型工作”的角度来调整未来的就业岗位,同时鼓励创意型工作,才能真正减轻人工智能对就业造成的巨大冲击,并且让人类发挥自己的特有价值。
李开复预测,15年后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重复性劳动、不需与人进行大量面对面交流的工作等领域。为了确保我们的职业生涯不会因人工智能替代而中断,我们需要了解“在可见的未来里,人工智能做不到什么”?这些将是人工智能难以取代(至少在当前阶段)的工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性工作(例如,医学研究员、人工智能科学家、获奖剧本作家、公关专家、企业家)。人工智能不擅长提出新概念。
2.复杂性/战略性工作(例如,首席执行官、谈判专家、并购专家)。需要了解多个领域并需要进行战略决策的工作,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很困难。
3.灵敏性工作(例如,口腔外科医生、飞机机械师、脊椎按摩师)。实际上在机器人和机械学方面取得进展比人工智能软件慢。机器人仍然非常笨拙,看看机器人拿铅笔的样子,你就会懂我的意思。
4.需适应全新、未知的各类环境的工作(例如,地质调查、集会后的清洁工作)。机器人在特定环境(如装配线)中运行良好,但不易适应新环境(如每天在不同的房间里工作)。
5.同理心/人性化工作(例如,社工、特殊教师、婚姻顾问)。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情商。人们也不愿“信任”机器,让机器来处理人性化任务。